2030,学前教育怎样爬坡过坎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一项名为“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计划(又称《仁川宣言》),倡导各国政府到2030年提供至少一年有质量的免费义务学前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获得有质量的儿童早期发展、看护和教育。然而,未来15年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如何在中国实现“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目标,中国政府该采取什么样的推进策略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是一个亟待学界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基于“空间—规划—质量”的三维体系
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在学前教育发展战略和愿景规划中,国家对未来5-15年内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所应达到的方向和指标的一种全方位描述。
纵观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的变迁轨迹,我们会发现,建国以来,我国的目标表述多集中在事业发展上,即聚焦于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地区在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学前一年入园率及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上。这些目标基本上只局限于数量的期望,缺少整体的设计和质量层面的表述,也缺少对学前教育体制发展目标、区域发展目标(东中西、城镇乡)、公平指数目标、质量发展目标的具体设计。
因此,若要更好地制定面向2030年的学前教育中长期发展目标,我们需要了解未来15年国内学前教育面临的整体环境,譬如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公众需求、公民社会发育程度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未来15年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社会公众学前教育基本需求、学前儿童人口变化趋势、各级政府投入规模、社会力量参与能力等。
显然,面向2030年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不是简单地将事业发展目标、体制发展目标、投入规模目标、公平指数目标及质量发展目标五个方面进行叠加,而是要进行系统建构。依据“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发展思路,我们认为,面向2030的学前教育发展总目标,应该是一个基于“空间—规划—质量”的三维体系。
所谓“空间”维度,依托的是“国十条”中提出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思路;所谓“规划”维度,强调学前教育要进行中长期规划,不能只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而要在未来人口预测、政府投入规模预测、社会需求预测、社会力量参与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筹划;所谓“质量”维度,强调的是“二期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发展“优质、均衡”学前教育的思路。
坚持“政府主导、弱势补偿、质量为先”的导向
为了实现未来学前教育的三维目标,各级政府要通过一系列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目标的实现。所谓推进策略,就是为实现中长期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包括决策导向、制度设计和项目措施。
在实现学前教育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价值定位和决策导向非常重要。从中央到地方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弱势补偿、质量为先”的价值选择,在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思路上达成共识。在“国十条”中,我国政府提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这意味着发展学前教育不仅要“政府主导”,也要“社会参与”,即在未来学前教育发展中保持着一种多元发展的态势。
同时,在《教育规划纲要》、“国十条”、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中,中央政府持续提出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主张,并主张在农村地区实行公共财政为主的分担体制。不仅如此,文件还特别强调了学前教育的资助制度,保持了政府政策“弱势补偿”的特点。此外,随着“广覆盖、保基本”学前教育任务的初步完成,“有质量”须成为政府投入的焦点。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在后续工作中强调质量导向的财政投入、政策激励,以提高教师待遇、降低师幼比、实施有品质的课程。
进行五方面的系统制度设计
为了实现未来15年学前教育发展的各项任务,各级政府要进行可持续的制度设计,为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系统的、整体的制度保障。
普惠性幼儿园制度。未来15年,各级政府要逐步打破现有公民办分野的体制,建立起可获得、付得起、有基本质量的普惠性幼儿园制度。这种普惠性幼儿园应从现有的公办园、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园转变而来。这意味着政府要做好三类幼儿园的规划设计与转轨制度。
省级统筹学前教育管理制度。2010年以后,我国建立起了“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城市教育区县办”“农村教育农民办”的体制格局。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还发展起了“以县为主,县镇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分担学前教育的不同责任。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由于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因此学前教育发展的底线责任必须上移,由更具资源动员能力的省级政府进行全面统筹,以更好地支持薄弱区县学前教育的发展。
生均财政拨款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不同体制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在“财政跟着编制走”的大背景下,我国60%左右的幼儿园较少获得或几乎没有获得政府的任何财政经费,这意味着财政投入在不同幼儿园、不同身份教师、不同家长之间存在着极大不公平。为了解决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困境,也为了配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趋势,我国未来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制度应从“跟着编制走”转向“跟着儿童走”,即建立起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确立“儿童本位的财政投入导向”。
非编教师同工同酬制度。在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中,中央政府提出了要通过生均财政拨款和专项经费的方式解决非编教师的同工同酬问题。然而,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两年来,各地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好经验并不多,只是有一些零星的探索。说到底,解决非编教师同工同酬的最佳办法便是取消编制,抹平在编教师与非在编教师之间的身份差异,通过以儿童为本的财政投入方式彻底实现同工同酬。
过程导向的幼儿园质量评价制度。在我国行政主导的幼儿园质量评价系统中,结构性质量指标往往占据重要权重,而随着CLASS评估系统(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不断中国化,质量评估必须从硬件走向软件,从结果走向过程。结构导向的质量评估体系不仅把区县管理者的目光投向硬件,过于重视建设性投入,而且还导致幼儿教师忽略师幼互动过程的质量。建立过程导向的质量评估体系,既可以在区县层面强化质量导向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也可以在微观课室层面强化教师对儿童心理认知的敏感度、回应与接纳的适宜性。
开展五大系列的质量提升措施
除了确立“政府主导、弱势补偿、质量为先”的决策导向,建立支持未来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制度,各级政府还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一系列旨在促进质量提升的计划项目。
继续开展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是“国十条”的伟大创举,是将《教育规划纲要》从中央政策文本转化为地方教育行动的重要指南。我国学前教育近五年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建立在各级政府认真制定并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
中西部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质量建设工程。在一期三年行动计划中,各级政府的重点是扩资源,尤其是广泛建立起公办的乡镇中心园。在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中,除了扩资源外,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成为并行的四大任务。而在未来15年中,各级政府的行动重点必须聚焦到中西部农村乡镇中心园的质量建设上来,通过实行乡村幼儿教师扶持计划,切实保障乡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提升其专业发展空间。
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计划。《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指出,专业合格的园长具备六个方面的素养:规划幼儿园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保育教育、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因此,高素质的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必须要从六个方面的能力着手,并从园所层面、区县层面、全国层面着手建设。
教研员专业素养提升计划。在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中,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成为提升质量的核心关切。目前,全国各地在教研力量的配备、教研员自身素质、教研员工作方式上存在着三方面问题:一是教研员配备不到位;二是教研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三是教研员深入基层不足。因此,首先,要按区域范围内教师数量配备教研员,同时吸纳一线园长、骨干教师等充当兼职教研员;其次,要强化教研员培养培训;再其次,要建立教研员面向基层的工作制度。
幼儿园课程改革项目。为了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深入微观层面的课程改革是最核心的条件。例如,江苏省教育厅联合南京师范大学于2014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通过优先支持农村地区乡镇中心园、城市地区薄弱幼儿园,试图从“底端”和“弱势”开始全面提升江苏省学前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