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 010-89229080
实训就业
咨询电话 010-89229080
在线咨询
预报名在线申请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发布时间:2017-06-25   来源:科德学院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01多多运动——提高感统协调能力

  我大侄子之前专注力也不太好,那时我朋友就建议我嫂子让他去练投篮,男孩都喜欢球,侄子很愿意,而投篮要求的是站好,稳定情绪,脑子想好要领,眼睛配合手。

   有一次我问侄子投篮难不难,他告诉我:“集中精神就不难”,大半年下来,嫂子说侄子现在不但身体更棒了,学习也确实专心了。

   跳绳、踢球、投篮……这些运动看似简单,但要做的好,其实都需要大脑保持高度专注才能指挥好身体的各个部分。

  而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同时调动大脑各个部分、手、眼各个感知觉的过,考验的都是孩子的感统协调能力。

  

如果你家孩子专注力差,这个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02参与对话——提升听觉注意力

  · 鼓励孩子参与大人的对话:大人说话时不让孩子参与,会让孩子认为周围人说话和自己没关系,养成“把耳朵关起来”的习惯,今后在课堂上,或者遇到不爱听,也会习惯性屏蔽;

  · 问问孩子的“看法”:大人讲话时,可以主动问问孩子的看法,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随时会被邀请加入谈话,发表看法,而更习惯带着思考专注倾听周围的声音,以后上课听到老师讲什么,也会习惯性的边听边思考。

  


如果你家孩子专注力差,这个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03多多观察——提升对细节的注意力

  我们常常说孩子粗心、不审题,其实就是孩子在细节上专注力不够的表现,爱注意细节、留心周遭的孩子,会更有耐心,更沉静,更爱思考,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的是:

  · 指读:如果孩子不排斥,可以用手指指着书本给孩子读,孩子眼神跟着手指移动的时候会更专注,提高今后上课、学习中的“追视能力”;

  · 强化“有意注意”:有意的让孩子去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例如看到路上条状的盲人道,提示孩子注意,让孩子思考这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养成孩子“注意到一个细节,然后由此展开专注思考”的观察思考习惯。

  · 发展“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对某样事情保持长时间的注意,比如在窗台上种花,让孩子观察它的变化并且汇报给我们。这就是在让孩子练习,为了完成一个任务,长时间保持注意的能力,为孩子今后在工作学业中完成长时间项目的注意力打基础。

  


如果你家孩子专注力差,这个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04坐好来——坐姿不对注意力差

  我平时写文就非常考验专注力,最近我发现我歪歪斜斜的坐着不仅腰疼,还很容易分神。好好的坐在书桌前面,专注的时间就会变得更长,稿子写的更好,所以现在再懒我也会逼自己坐好来。

  前几天看美国一项研究真的证实了坐姿不好,胸没有挺起来,就会导致肺部打开不完整,呼吸变浅,使得大脑缺氧,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

  而想孩子坐的好,除了日常的提醒,还要多带孩子运动,锻炼出更强健的肌肉支撑腰背,更别忘了给孩子买一套告诉合适的桌椅。

  

如果你家孩子专注力差,这个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05陪孩子进行时间长、需要耐心的活动

  · 需要专注的游戏或者技艺:比如学琴、下棋、迷宫、逻辑思维游戏等等孩子有兴趣的活到,又比如像我侄子经常玩的大脑瓜卡片游戏:

  先和孩子一起看这张:

  

如果你家孩子专注力差,这个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手机计时,10秒后,翻转卡片回答背后问题:

  

如果你家孩子专注力差,这个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 做家务:比如我们总不让孩子碰的“下厨”,其实切、炒、搅拌、定时……这些烹饪中的动作一不专注就会受伤,做错一步,东西就会不好吃,非常需要孩子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

  我现在做饭的时候,随便丢个葱给叮当,他也会专注的剥很久。

  孩子都是吃货,通过长时间专注,做出一道美味的饭菜,这会极大的让孩子感到“集中精神做事”的成就感。

  别怕孩子受伤,事事有父母替代的孩子往往变得什么都不“操心”,从而变得什么都很随便,学习的时候也自然的想依赖父母提醒自己“专注”。

  

如果你家孩子专注力差,这个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06为什么孩子读书不行,玩ipad就很专注?

  培养主动注意

  孩子玩iPad、看电视就可以专注很久,学习起来就随时分神?

  这其实是因为孩子玩电子产品和学习读书,用到的是两种不同的注意力:

  被动注意VS主动注意

  被动注意就是不需要付出努力,孩子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并且不需要什么思考就能保持专注的,比如听到电视里新奇的声音,做自己有兴趣的事(看电视玩游戏);

  而孩子在学习中常常要用到的是主动注意,是一种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信息,并且同时屏蔽干扰抑制冲动的注意力。

  让孩子过早使用声光玩具、电子产品,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养“懒”,养“被动”,等到了要学习的时候,想主动也难了,这也是为何我一直推荐益智思维类玩具的原因了,这类玩具能深度启动孩子的脑力,不断去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主动注意的过程。

  想要培养主动注意很简单,多陪孩子亲子共读,用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你家孩子专注力差,这个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07不要老逼孩子做不喜欢的事

  孩子没有注意力也许只是因为没有内驱力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分神,换做我们大人也是这样的。

  · 内驱力:许多孩子写作业慢、听课走神,也许根本不是注意力的问题,而是他根本就对学习没有兴趣,这是学习主动性、内驱力的问题,这方面我之前专门分享过一篇内驱力大干货,后台回复 学习 可查看

  · 越逼越逃:无论是为了锻炼孩子什么能力,都还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总是逼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一听到父母让他做什么,就想逃”的习惯性反应,你让他学习他自然也专注不起来。

  · 延展兴趣点:既然“越有兴趣,越专注”,那想让孩子做什么不如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比如孩子喜欢乐高,你想让他阅读,就给他买乐高相关的书开始,你想让他学会人际,就带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乐高,只要什么事和孩子喜欢的事扯上,专注力自然就会高起来。

  

如果你家孩子专注力差,这个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最后,我还想强调的一点,也是最重要,却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情绪平和。

  专注,一定是建立在情绪平静的基础上。

  大家想想,一个父母经常吵架,总是被父母批评,写个作业就担心妈妈骂写的太慢,考个试就害怕考差爸爸会打,内心总是很多情绪,长期处于高压之中,时时都准备“战斗”的孩子可能平静、专注的下来吗?

  和父母关系亲密、情绪平和,内心富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有足够的能量与平静去探索,去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学习任务。

  不要因为周围的人说你的孩子不专心,就回去给孩子贴上“不专心”的标签,一看孩子分神就又骂又打,孩子只会在父母这样的训斥中认同标签,怀疑自己,更加无法专注。

  心理学上有句话很好的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

  如果不专心是一种“不良”,那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足够的宽容,允许不良;足够的坚定,去纠正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