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像很多学子一样,奔波在各种考证的路上,难掩心中的焦躁。但是通过支教,他的心沉静下来,也逐渐找到了人生的发展方向;
她,出身书香门第,却只知晓书中的世界。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激发了她奋发向上的力量,向着更高的人生目标进发;
他,桀骜不驯,曾经差点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但是通过支教,他将自己擅长的篮球运动带到了学生中间,备受学生的崇拜,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考研成功后,他不禁感叹:“原来我也能一天背三四百个英语单词”。
……
他们是参加过支教的学生,来自法学、会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英语等专业,有连续三年参加的,也有参加过一次的,但是分享中提到的共同的感受就是:在那里,他们教育孩子,也被孩子们教育着,与孩子们结下情谊的同时,也确立了自己未来人生要走的道路。
在燕京理工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参加过平南支农支教的志愿者们并排而坐。为了此次的采访,志愿者们不顾天冷,依然穿上了具有代表性的红色T恤。这不仅仅是志愿者们身份的象征,更是印在平南老乡、孩子们心中的牵挂。
十年时间,变的是学校的硬件设备,变的是志愿者的面孔,但不变的是燕理师生那颗支教的初心。当地人一看到穿红T恤的志愿者们,都会像遇到亲人似的打招呼、嘘寒问暖,因为燕理师生的十年公益支农支教活动,使他们所有人都已经血肉相连,彼此相依。
在分享中,志愿者们感受最深的是去参加支教的师生在灵魂上都受到了洗礼,教育与被教育着是大家最直接的感受,很多学生在那里领悟了人生的价值,重新确定了人生的志向。
平南支农支教项目源于师生的结缘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2013年更名为燕京理工学院)时任辅导员的刘鹏飞接到了参军学生杨德智的反馈,得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南羌族自治乡的中心小学(2014年更名为“平武苏维埃红军小学”)几乎被夷为平地,孩子们都在帐篷里上课。
在操场、在简易帐篷里,在活动板房里,在宽阔明亮的教室,大学生们见证了震后重建的点点滴滴
学校第一时间组织全校师生捐款捐物。同时,学校和学校党委组织师生党员骨干展开研讨,学校还能为灾区做什么?于是,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师生一行10人,开启了燕理师生的支教支农之路。
图为地震发生四天后向四川灾区捐款108万元,两月后组织师生前往支教支农,并建立长期对接
2018年,燕理师生组织了纪念平南支教支农十周年座谈会。发起和参加过当年活动的师生代表都记忆犹新,感慨万千。在分享过程中,已成长为校长助理的刘鹏飞回忆道,有一个叫焦岩策的同学,把省吃俭用的两万元捐给支教学校,用于购买课桌椅,体育用品和书本等,这些场景历历在目,让大家永生难忘。
图为焦岩策认干妈
除了捐款捐物之外,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始了为当地学生们补习功课。在此行程中,志愿者们历经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走进手机信号一点都没有的大山深处,第一次坐在民用三轮车上在大山的悬崖峭壁间穿梭,第一次在木头房子里感受6.2级余震带来的震动。更重要的是,志愿者们见证了灾区人民脱胎换骨、浴火重生的点点滴滴,使他们对生命的尊严有了更深的领悟,对民族复兴之梦有了更多的期待,也更加深切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
从灾区回来之后,燕京理工学院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每年拨出专款支持,回来后还有专场报告,进行心得分享,组织非常紧密。而这一坚持,就是整整十年。十年间,学校每年都根据当地的需求选择志愿者,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燕理的学生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在支教方面,每年都会围绕着主题,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与发展,从第一年重点为灾区学生补习语文、数学,逐步扩展到英语、美术、手工、音乐、舞蹈、武术、足球、篮球、法律小常识等。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满足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在支农方面,从最开始的帮老乡采摘香菇,到借助燕京理工学院电商创业团队,帮当地农民进行网络营销,把平南的香菇、茶叶、蜂蜜、腊肉等土特产推广销售出去,第一次就收入过万。
“你们不是地震后第一个来平南的大学生团队,但却是最踏实认真、坚持时间最长的。”支教小学校长罗业宏告诉记者,也曾有大学生团队来到平南,短则一两天,长的也不过一周,大多是来拍拍照,或是简单走访一下就离开了,像燕京理工学院学生这样坚守至今,实实在在地给孩子们补习功课、为老乡排忧解难的,真的不多。
当年的带队老师刘鹏飞回忆说,支教团队刚去的时候,问平南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有的说放羊,有的说养猪,还有的说要去种木耳。但是志愿者们去了之后,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再问的时候有的说要当老师,有的要当工程师,还有的说要去当兵。这样的改变离不开国家扶持的助推,身边的榜样同样不容忽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通过这个平台,所有去参加支教的师生都在灵魂上受到一次洗礼,很多人在平南确定了新的人生志向。
大学生必须要有劳动的理念,学校鼓励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而这都要从很微小的细节着手,落地才能实现,简单却意义深远。
“我们的平南支教要永远坚持下去,这是一种精神,是力量的源泉,非常重要,志愿服务的旗帜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时任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党委书记的吴保德(现任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总校副校长、燕京理工学院理事长)在采访中对平南支教给予了高度评价。
也就在今年,平南支教支农项目进一步升级为校级项目,在全校乃至北方国际大学联盟下属的其他院校推广。
志愿服务的升级第二课堂制度的推行
平南支农支教项目,仅仅是燕京理工学院推行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代表项目之一。实际上,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所属的20所民办院校都在结合自己的特色做着各种尝试,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助学助农、社会创新、扶贫助困、环保等多个领域。
2013年,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成立,联盟当时所属的14所民办院校就开启了互相协作,共同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推动国际化办学进程的事业,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则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燕京理工学院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就是北方国际大学联盟从成立,到转型发展过程中一所院校的发展侧影,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对于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重视,打造出了一颗颗闪亮的公益之星,也为同学们指引了体现社会价值的方向。
从开展心理辅导、举办心连心篝火晚会,到开展移动照相馆、健康体检等活动,大学生们支农惠民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北方国际大学联盟以燕京理工学院为试点,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结合共青团中央“第二张成绩单”制度建设思路,燕京理工学院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借鉴第一课堂课程育人的有效模式,深度挖掘第二课堂活动的育人功能,从宏观上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性体系化的阵地,更好的服务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
学校重视学生的志愿服务培养,无论是参加公益活动,还是参加社会服务、参加志愿团队,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作为民办院校,每年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也是在践行民办高校的社会责任。
在吴保德看来,不管什么时候,上大学的人还是社会的精英层,他们对其他人还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的,不能只顾自己。“而新时代教育培养,除了要到社会一线实践锻炼外,还要走出去,去接受海外教育,成为国际化人才,然后回来为国家服务,这就是教育链。改革开放40年来,对外开放是国家发展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我们出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文化,对我们的发展很有用的。”他说。
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所属的民办院校坚持国际化与地方化相结合的战略,立足中国本土,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为学生提供了走出国门的机会,先后与北美、亚洲、欧洲多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开设了“海外课堂”学习基地,“微留学”和“海外升硕”项目,让学生享受到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哺育,也让众多学子获得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
民办高校的活力是优势将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了新阶段,要找到燕京理工学院发展的新模式,为师生创造新价值,找到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能。”吴保德认为,体制机制所赋予的活力是民办高校的优势,作为民办院校,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所属的20所院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正如2013年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2018年将再次转型,向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出发。
近日,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来到燕京理工学院演讲
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所属院校通过第二课堂制度的推行,将规范学生的实践培养;海外课堂的推行,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政要、社会精英进行面对面交流;校企合作如智能汽车研究院的建立,以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国际大学生时尚设计盛典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无不显示着民办院校的满满活力。
吴保德表示,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参与到了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了应有的力量,这就是民办高校的价值所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中国开始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民办高校的使命随之发生了转变,特色化、选择型的办学体系将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民办高校将和公办高校构成一个更加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体系,满足人们的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法律法规鼓励民办教育发展
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快速发展。据教育部统计,到2017年底,全国已有民办学校17.76万所,比上年增加6668所,民办学校在校生5120.47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95.10万人。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施行,明确指出民办院校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教育,与此同时,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目前也正在征集意见过程中。
吴保德认为,这次修法对于民办教育而言是重大利好。我们是在民办教育发展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目的是品牌发展,慢慢的必然会进入规范化管理。盈利有盈利的发展模式,非盈利的有非盈利的发展模式,在中间混着走的肯定要遇到困难,这是在所难免的。以后一定会出现一大批非常优秀的非盈利的中国名牌高校,同样会出现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盈利性民办高校。随着我们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民办高校的活力和价值也会进一步展现出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一定会出现这么一批世界级民办高校,也一定会和世界的发展轨道和发展规律一样,出现最优秀的大学。